用这个工具,CURSOR请求一次顶五次,附视频干货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-05-28,文章内容可能已经过时。
最近在翻阅公众号的时候,看到一个mcp工具,这个工具能够在一次请求里跟用户多次交互,达到一次=多次的效果。
这个工具叫做interactive-feedback-mcp,先介绍一下他的原理。
通过多轮交互,在 Cursor 请求受限的情况下,最大化每次主请求的利用率,减少不必要的对话消耗。如果你希望在一次请求中与AI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调整,而不是每次追问都消耗新的请求额度,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你。
GitHub 仓库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noopstudios/interactive-feedback-mcp
主请求与迭代:通常,每次向 Cursor AI 发出的指令都计为一个主请求。
MCP机制:interactive-feedback-mcp 的核心在于,Cursor AI 完成初步指令后,不立即结束主请求,而是通过配置的 MCP(自定义提示服务)弹出交互界面。
持续交互:你可以在交互界面输入后续指令或问题,这些操作会作为原主请求的延续,不会立即消耗新的主请求次数,直到你主动结束或达到内部限制(如工具调用次数)。
"次数倍增"原理:"500次变2500次"的说法,是指原本一次主请求只包含一次交互,通过MCP可扩展为多次(如5次、10次,理论上可达25次)迭代,从而在同样的请求额度下,获得更多对话和输出。
前置条件
Python环境要求:
Python 3.11 或更高版本
安装 uv(Python 包管理器)
Windows 安装 uv:
pip install uv
Linux/Mac 安装 uv:
curl -LsSf https://astral.sh/uv/install.sh | sh
安装与配置
1. 克隆仓库: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noopstudios/interactive-feedback-mcp.git
2. 进入项目目录:
cd interactive-feedback-mcp

3. 安装依赖:
uv syncuv sync 会自动创建虚拟环境并安装所有依赖。

4. 启动项目:
uv run server.py
配置 Cursor MCP
使用项目级配置文件(.cursor/mcp.json)进行全局设置:
打开 Cursor,进入 Settings > MCP
点击 + Add New Global MCP Server
在弹出的 mcp.json 文件中,填写如下配置:
{
"mcpServers": {
"interactive-feedback-mcp": {
"command": "uv",
"args": [
"--directory",
"/path/to/your/interactive-feedback-mcp", // 替换为你的项目路径
"run",
"server.py"
],
"timeout": 600,
"autoApprove": [
"interactive_feedback"
]
}
}
}保存后,确认 MCP 服务状态为绿色(表示运行正常)

配置全局 AI 规则
在 Cursor 的 "Rules" 界面,添加以下规则:
规则:
Always respond in Chinese-simplified.
Whenever you want to ask a question, you must call the MCP interactive_feedback.
Whenever you're about to complete a user request, call the MCP interactive_feedback instead of simply ending the process. If the feedback is "stop" you can end the request and don't call the mcp in loop.
译:
总是用简体中文回答。
每当你想问一个问题时,你必须调用MCP interactive_feedback。
每当您即将完成用户请求时,请调用HCP interactive_feedback,而不是简单地结束该过程。如果反馈为“停止”,您可以结束请求并且不要在循环中调用mcp。
使用方法
发起请求:像往常一样向 Cursor AI 提出初始指令
AI 响应与 MCP 激活:AI 完成初步处理后,根据规则调用 interactive-feedback MCP
MCP 交互界面:此时会弹出对话框或相关界面
多轮提问:在对话框中输入下一个问题或细化指令并提交
循环与结束:AI 处理新指令后,可能再次等待反馈。重复此过程直到任务完成。任务完成时,可关闭 MCP 交互界面或按规则结束(如“如果反馈为空则结束请求”)。
测试结果
这样尝试以后,我能多跟模型多交互几次,并获得相应的答案,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,我经常出现的就是交互过程中出现网络错误中断对话,不知道是不是个例,总之,能扩充2-3次的交互,已经可以将500次的交互提升很多了。顺便说一句,claude4针的很强。

题外话
推荐一个cursor入门的好视频,视频很长,但是讲的很细,可以倍速观看,如果你看完了,对cursor的AI编程能力会有质的提升,请君享用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


.gif)